
1月2日,山西日報以《晉能盂縣100MW光伏項目首次并網樂成》為題,對山西不朽情緣官網平臺集團承建的晉能盂縣100MW光伏項目舉行了報道,報道對項目的手藝攻關、工程質量給予了一定。

“發電系統正常、箱變逆變正常、一二次裝備正常,調試正常,具備條件,合閘送電!”隨著一聲指令,12月30日,晉能盂縣100MW光伏項目首次并網樂成。巍巍太行,脈脈山野,數十萬塊單晶硅光伏電池組件在綿延的山坡上排陣井然。此次實現并網的是2號地塊容量為25MW的發電單位,綠色電能從這里汩汩流出,并入升壓站,為外地經濟生長蓄力賦能。

該項目位于陽泉市盂縣西煙鎮,總投資4.295億元,由山西不朽情緣官網平臺集團承建,項目周全建成后,每年可提供綠色電能1.29億千瓦時,節約標煤4.63萬噸, 減排二氧化碳1.28萬噸、二氧化硫3862噸,鐫汰粉塵排放3.5萬噸,為外地能源革命、綠色生長注入強勁動能。


晉能盂縣100MW光伏項目現場施工條件重大,陣勢升沉跌蕩,給光伏組件運輸與裝置帶來了不小的挑戰。項目團隊堅持手藝先行,準確勘探紀錄,科學制訂施工計劃,裝置工人們細膩操作,將一塊塊極重而又嬌貴的光伏板嵌入預定位置,實現毫米級精準對接,為綠色能源的高效轉化創立條件。別的,項目團隊還在光伏板下提前預留空間,支持農光互補生長路徑的延伸。

面臨重大陣勢,項目團隊接納“一問題一計劃”的戰略,在原有的手藝工法優勢上,立異使用 “預應力+鋼承臺”的斜撐系統。項目司理韓武鵬先容:“這是由索網、支持系統、錨定系統三大‘主力’組成的柔性斜撐系統,可阻止支架拉索的變形,最洪流平上包管光伏支架系統的整體穩固性,推動項目建設實現低本錢、高效率、硬質量。”


這項手藝還樂成應用于大同天鎮100MW光伏項目,并且助力該項目實現二次并網,完成總裝機容量2/3的電能運送。依托兩項目實驗,五建集團手藝團隊現已取得QC效果5項,適用新型專利4項,發明專利2項,獲山西省省級工法1項,住建廳科技效果(三類效果)1項。

接下來,五建集團的建設者們將繼續深耕細作,嚴把質量關口、強化清靜管理、推進手藝攻關,全力推動晉能盂縣100MW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。從選址的精準評估,到高效建設裝置,打造出一套標準化、可無邪套用的履歷系統,為后續集團公司同類型項目提供全方位、精準化指引,以高質量山地光伏工程賦能區域經濟生長,用現實驗動譜寫建企綠色低碳轉型生長新篇章。